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;己所欲,慎施於人

·看不看新聞,世界上都有各種事件發生,錯過了惡性事件不必內疚,因為你不必全知全能。
·如果不太能處理惡性事件共情所帶來的絕望感,請及時脫離,脫離不是逃避,只是理解自己能力有限,給予情緒波動一個緩和時機。
·群體運動帶來的脅迫性和壓力非同小可,即便目的性是對的,但如果你感到了硬性或軟性的道德綁架,請務必記得你自始至終都有選擇的權利。
·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;己所欲,慎施於人。
在寫大多數無故事性的文章的時候,我其實會極力避免“我”這個字的出現,怕讀者看到後失去共情動力,覺得我又開始講自己的屁事了雲雲。但同時“我”又是一切靈感的根基,是很難脫離的,舉例一定是根據自己,或者自己觀察到的視角來進行描述的,即便有意識地去用中立手法總結,大概率也還是會回到“我”之上,回歸原始自戀。
我準備以後多嘗試多練習,不到情緒萬不得已時,盡量繞開過於直接的自我感想表達,這是強化寫作功底很重要的一步,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。對於展示“我”時的矛盾,其實也是潛意識裏自我價值低所導致的沖突,需要自己慢慢靠理性填補。
我現在患了幾天不畫畫就會驚恐癥,我得改,我要突破障礙,不畫畫又怎麽了!不畫畫就沒有自我了?不畫畫,就沒有生存價值了!?我必須要克服這個困難,不要再被畫畫束縛,我要證明當一口空氣,當一坨肥料也能擁有自己的價值。我要把自己想象成一顆會動的植物,呼吸就是在為地球做貢獻,如果人不呼吸,那多少真正的植物會死於缺二氧化碳(但貌似也不會缺),所以只要躺著,我就充滿了意義,充滿了希望。

相關